smurfitkappagroup
形态学是根据一段时间内价格走势图的轨迹来预测价格未来走势的一种方法。
主要形式有:头肩顶、头肩底、M头、W底等。
根据价格轨迹形态,可以推断出外汇市场的大环境是什么,这对我国未来的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切线平面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理在图表中画出一些以价格为基础的直线,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条件来推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这些直线称为切线。
切线点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和打压。
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向后延伸对价格走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切线的画法很多,主要有趋势线、通道线、黄金分割线等。
[美债收益率上升对新兴经济体打击较大,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引发资本回流美国,冲击新兴市场债市和股市,同时,通胀预期攀升导致多国央行被迫加息,延缓经济复苏。
对中国而言,由于中国经济复苏、货币政策正常化快于美国,通胀水平目前较为温和,美债收益率上升对中国的影响整体可控。
] 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影响,2020年美国GDP增速同比增长为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去年8月4日达到历史最低点0.52%。
此后,美债收益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于今年1月突破1%,并进一步在3月4日和18日分别突破1.5%和1.7%。
这一轮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预期改善和通胀预期走高。
随着美联储无限量QE、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推出以及新冠疫苗接种速度的加快,美国失业率较快恢复、疫情超预期改善、通胀预期和经济复苏预期迅速走高。
截至3月20日,美国当周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总计68.4万人,自疫情暴发以来首次低于70万人。
美国2020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为4.3%,高于市场预期的4.1%。
经济复苏导致企业投资意愿提升、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然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产能修复仍需时间,供需缺口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
由于经济复苏预期和通胀预期走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纷纷抛售美债购买其他资产,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
美债收益率代表了美国无风险利率水平,被视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
美元兑日元下跌0.16%至108.76,一度跌至108.61,仓位调整和美债收益率下跌给美元兑日元造成压力;维持看跌偏向,料跌破位于108.98的200周均线;周线支撑位在3月23日低点108.41。
英镑兑美元上涨0.06%至1.3787,阻力位在55日移动均线上的1.3845。
美元兑加元上涨0.18%至1.2543加元;交叉盘相关活动和月中公司盘调整给加元带来压力。
全球风险人气风向标澳元兑美元上涨0.31%,报0.7752美元,一度触及3月19日以来高位;纽元兑美元上涨0.41%至0.7170美元,曾触及3月22日以来高点。
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国务院金融委与央行分别于5月21日、23日相继发声,传递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明确信号。
随后,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强调,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
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
“央行已在有意向炒作升值的投资者发出警告,必要时可能会果断出手,采取有力措施应对。
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央行言出必行。
”管涛分析,以往央行调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每次调整0.5个百分点,此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为2个百分点,明显超出以往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力度较大,彰显了调控决心。
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连平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受到美元指数变化的影响,但决定两者汇率的基本因素或者决定因素仍是中美两国经济基本面。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中高速水平,国际收支仍将出现双顺差,中国利率水平仍将高于美国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相对强势地位。
但一系列因素或变量仍有可能推动美元阶段性升值和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从而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
周茂华表示,人民币汇率深化改革效果显著,国内经济稳步复苏、通胀温和可控,美联储政策“收水”是大方向,加之近期国内监管部门接连提示风险、稳定市场预期,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运行,呈现双向波动格局。
“此次央行没有使用外汇风险准备金等过去几年常用的政策,而是动用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以往较少使用的工具,说明央行工具箱中的工具还很多,央行自由选择的空间很大。
未来如果外汇市场出现明显的投机迹象,其他宏观审慎工具还会不断推出。
”管涛表示。
本文链接:http://www.woiyouhui.com/whkh/2089.html
已有0条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