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alianvseurodollar
突破重要移动平均线,警惕变化。
重磅成交量后,汇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无法收复。
随后5周线也被跌破,应坚决卖出。
对于刚被套的人来说,此时出局特别有利。
这里如何确认支撑位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10日移动平均线第一天突破后,第二天回调,但未能站在支撑位(如30日移动平均线),就是确认破位,回调时就是轻仓出局的时机。
如果汇价继续突破30日或60日移动平均线等重要移动平均线指标,就要坚决清仓。
呼吁后疫情时代的财政和货币宽松谨慎退场,应投资绿色基建 此外,她敦促跨境合作以提高新冠疫苗的生产、分配和部署,呼吁后疫情时代对财政和货币宽松计划应谨慎退场,以及投资于卫生、教育和绿色基建等:到2025年,消除这场公共健康危机的更快进展可能会为全球GDP增加9万亿美元;协调一致的绿色基础设施政策可在未来15年内将全球GDP提升0.7%,并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应改进多国的税收系统,以提供资源来改善基础架构、增加对互联网的访问。
去年,IMF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提供的资金比过去十年的年度平均水平高出13倍。
上述新闻显著提振了市场风险情绪。
德国股指首次收于15000点关口上方,创历史新高,欧股普遍上涨,欧洲经济三巨头德、法、意的国家股指均涨超1%。
美股纳指一度转涨,此前跌超1%。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涨幅收窄至逾1个基点,交投1.73%上方。
5、6月中国PPI或将继续面临上行压力 《21世纪》:5月11日,中国率先公布4月CPI和PPI数据,在大宗商品暴涨的背景下,4月PPI同比上涨6.8%,创2017年10月以来的新高,4月CPI同比上涨0.9%,连续第二个月走高。
此外4月非食品CPI同比涨幅也从3月的0.7%升至1.3%。
你认为PPI是否已经出现向CPI传导的迹象? 明明:从国内的通胀数据来看,4月的通胀数据实际上是比较超预期的。
4月PPI同比上涨6.8%,明显是高于预期。
实际上我们可以跟历史的均值来比,6.8%基本上是属于历史的分位数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水平。
近年来,PPI比较高的一个时段大概是在2016和2017年,当时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之下,PPI最高的位置大概是7%到8%的水平。
我们看到4月的PPI已经接近7%,而且目前来看,在基数、轻涨价的原因等等一切的因素影响下,有可能5、6月的PPI还有上行的压力,所以PPI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方面,4月CPI同比其实并不高——0.9%。
但是其实已经连续几个月上升,而且需要关注的是非食品CPI实际上在4月的涨幅也是比较多的,从3月份的0.7%涨到了1.3%。
那么PPI有没有向CPI传导呢?我们看到PPI是比较高的——6.8%,CPI才百分之零点几,还不到1%,我觉得可能有一定传导的迹象,但传导是不均衡的。
首先我们要看到PPI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是要根据不同的行业来判断的,因为上游企业生产是比较集中的,如煤炭钢铁主要都是一些大型企业。
但是下游企业,如消费品企业、汽车零售,都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比较分散的市场。
所以相对来说,上游的企业提价或受到成本的冲击,由于全球需求的提升,它的涨价可能是会比较迅速的。
但是下游企业因为面对着很强的市场竞争压力,所以它的提价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从4月份的CPI数据里还是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我们看到一些家电产品实际上是在提价,因为上游的铜铁价格上涨。
4月还有一个清明假期,所以我们看到受到整个居民消费恢复比较快的影响,机票、酒店等服务业的价格也是明显走高。
到了5月的数据,因为今年整个“五一”的消费是不错的,那么5月此类服务价格应该还会有继续上升的动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PPI向CPI的传导,但不是一个总体的传导,即现在CPI和PPI还是有很大的缺口,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些具体的行业,是已经有一些传导的迹象。
本文链接:http://www.shenghuamy.com/whkh/2000.html
已有0条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