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sbitcoinmoney
翻译结果我的技术分析已经包含了应对这种行为的要素,至于那些超出我考虑范围的大额止损,我必须将其视为正常交易。
我从没想过市场会故意欺负我。
市场对每个投机者都是公平公平的。
尽管任何人判断下一个订单方向的交易技巧都有缺陷,但止损是永恒的。
因此,投机者应始终对市场保持敬畏,不要冒险。
如果我错了,那我一定是错的,这不是市场上的错。
如果我错了,我会承认赔钱,没有任何借口。
如果一个人错了,赔了钱,还找到很多客观原因,那是可耻的,是业绩的弱者。
如果您错了并且不承认,除了止损之外,没有人可以帮助您。
从功能设计上看,MT5更加人性化。
MT5有很多MT4不支持的功能,如查看行情深度、时间&销量(即交易所数据)、经济日历等功能。
另外,MT5平台的邮件系统支持发送附件。
MT5支持账户间转账、交易所交易和在线聊天功能。
MT5具有多线程、多币种和实时报价等功能,而MT4只有单线程。
MT5支持几十种语言,MT4不支持。
在账户和订单方面,MT5支持一些订单执行策略,而MT4没有这个功能。
同时,MT5比MT4多了取消返回功能。
MT5支持单边账户,而MT4不支持。
从编语言上看,MT5和MT4不兼容。
因为MT5采用了新的语言程序,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在MT4平台上编写的程序不能在MT5上执行。
MT4和MT5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MT5难以取代MT4?之前我总结了很多MT5平台的优势,但时至今日,MT4依然是市场的主流。
究其原因,金泽恩科恩外汇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MT4和MT5的编程语言不兼容。
2.MT4界面简洁友好,更符合用户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
MT4是公认的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外汇交易软件。
它以其稳定、优质的性能,占据了外汇市场90%以上的份额。
2005年7月,MetaQuotes软件有限公司设计了最知名的MT4交易平台。
它已投入使用12年,更新了数千次。
它的普及程度不亚于微软的XP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MetaQuotes正在不断更新和改进MT5交易平台。
2016年,MT5推出了网页版平台,增加了交易者想要的锁定功能和市场深度;今年7月,MT5网页版正式发布。
在该版本平台中,MetaQuotes还引入了许多新的常用交易工具,如锁定功能、市场深度,允许一键设置市场订单和挂单买卖股票、外汇、期货、差价合约......。
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功能,比如支持账户之间的转账,内置聊天系统等。
MT5功能更新频率为每月1-2次。
相信MT5在未来能给投资者带来更豪华的投资体验。
焦点讨论:2013年QE减量的历史经验 那么,从讨论QE减量和到实际开始QE减量会对市场和资产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在本文中结合2013年经验来做出梳理。
回顾来看,上一轮QE减量发生在QE3自2012年9月开始8个月之后。
具体过程为,2013年5月22日,伯南克在国会听证会中首次提及可能在未来削减QE3购买规模,进而引发市场动荡,特别是美债利率快速上冲,新兴大跌。
2013年12月18日FOMC会议上,美联储正式宣布QE减量正式开始,一直到2014年10月29日FOMC会议宣布QE3正式结束。
可以看出,从开始提及QE到正式开始减量大概间隔半年时间,而从开始减量到QE正式结束大概用时10个月。
具体来看,我们发现以下一些特征,美联储最近一个月包括国债、MBS及机构债在内的净资产购买规模达1433亿美元 1)冲击阶段:冲击最大的阶段是削减恐慌(TaperTantrum)预期而非正式开始减量,而其根源又主要来自超预期的意外恐慌。
时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主席在2013年5月首次暗示可能削减QE购买规模时,由于市场此前预期不足,进而导致形成恐慌。
10年美债利率反应较为剧烈,5月22日到7月初短端一个半月时间,从2%到2.7%大幅上冲70bp。
全球股市在此期间也普遍回调,尤以部分新兴市场为主,如巴西、恒生国企和沪深300指数的回调幅度都在15%~27%。
不过,当超预期的较为恐慌的阶段过去后,对资产价格的冲击也逐渐过去,待真正QE减量开始时,反而基本没有太大反应,例如10年美债利率反而开始见顶回落。
因此,反观此次,由于前期美债利率已大幅上行、且市场对QE减量也并没处于完全没有预期的意外状态,同时在结合美联储大概率吸取此前经验加强市场沟通,因此即便未来开始沟通QE,其冲击力度可能也不像当时那么显著。
美联储QE减量和到实际开始QE减量的历史经验 2)跨资产:股>债>大宗;美元先弱后强。
在最恐慌的阶段,由于美债利率的快速上冲,全球主要资产普遍承压,尤以比特币、部分新兴市场(如巴西、港股、A股)跌幅最大,同时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也普遍回调。
相比之下,避险资产如日元、日本国债表现较好。
成长股如纳斯达克和创业板也相对领先。
而最恐慌阶段过去后,主要市场普遍反弹修复,成长股大幅走强,黄金延续跌势。
减量正式开始后,主要市场如美股延续上行,成长股依然领先,美元走强,大宗商品普遍回调,债券因利率回落而反弹。
本文链接:http://www.jituiyun.com/whfy/4611.html
已有0条吐槽